分卷阅读18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句,让唐慎把礼部官员的事迹禀告皇帝,让皇帝知道,礼部官员们整天加班加点,为他办事。
这下假加班,变成了真加班。哪怕以前没加过班,以后也得加班!
以往王子丰坑人,只坑当事人。孟阆这次,等于把整个礼部拉下水了。
一旁,五品的礼部官员一脸幽怨,敢怒不敢言。
孟尚书咬牙切齿:“他王子丰真以为我怕了他了?”五品小官道:“尚书大人,王大人毕竟是户部尚书,户部的,户部的……”一连强调了三遍,“您这又何苦呢。”孟阆:“……”户部的官,管钱的!管发工资的!
孟阆悔不该当初,下定决心再也不去招惹王子丰了。
孟大人这行为在后世有个词语可以完美概括,叫做“嘴”。只可惜孟大人现在还不知道这个无比
辟的词,也只能用十分后悔来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
唐慎跟着王溱,在勤政殿里七拐八拐,来到一间幽静的屋子。
唐慎有些惊讶,不知道这是哪儿。
王溱道:“当朝右相,王诠王相公办差的堂屋。今王相公不在,小师弟有什么事直说便是。”原来是王溱他叔祖的屋子!
唐慎开门见山,将今天看到的那张折子说了出来。他事无巨细,全部告诉给了王溱。王溱越听,眉头越皱。其他官员可能一时间还不能从一份蜀地奏折中听出异样,但王溱是户部尚书,他执掌户部五年,本就是管钱的。听到“以纸代币”,王溱心中已经有了一些对策。
但唐慎想了想,还是说出自己的看法。此时屋子中只有他和王溱,他不再叫尚书大人,而是喊上了师兄。
“师兄,大宋闹钱荒的事,不是一天两天了。我并非户部的官,但钱荒一事,自先帝时期便有。每逢赋税整改,再加上与他国贸易往来,钱税本就很难有定数。除此以外,国库里的铜储备、银储备并不丰裕。本朝开平年间,大宋国力渐强盛,钱荒也就闹得越来越凶。我觉得,‘纸钱’可以缓解大宋的钱荒!”王溱目光如炬,看向唐慎。两人对视片刻,王溱道:“小师弟的意思,我明白,只是这件事若是不去理会,并非一件大事。但一旦理会了,其中牵扯甚广,牵一发而动全身,后果如何一朝一夕间并不能看透。”唐慎哪里不知道。
别说这个时代了,放在后世,就算由国家掌控货币发行,地球上破产的国家又何止一个两个!纸币代替铜钱、白银、黄金,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洪,但也是一把双刃剑。如何使用它,就是一门极深的学问,唐慎无法揣摩;怎么不把它用坏,更加难懂,唐慎一窍不通!
但纸币是必然会出现的,早一点出现,对这个时代更好,对大宋的经济更好!
唐慎心中有无数的话,可一个字都说不出口。
许久后,他望着王溱炽热的目光,只能说出自己的肺腑之言:“我信任师兄。”王溱微微怔住,俊雅的脸庞上出现一瞬的愕然。接着,他轻轻地笑道:“嗯。”两人没再多说,各自离开。
唐慎说他信任王溱,不是嘴上说说,他是真的将一切都给了对方。无论王溱打算不理会这件事,还是就此做一番事,都和唐慎无关了。他本就不擅长这些,
给王溱,才是最合理的选择。
当下午,徐毖拿了几封折子,进
觐见赵辅。
晚上快要下衙时,唐慎收拾好东西刚要出门,便见一个深红的身影快步从勤政殿大门走了进来。两人撞了个面对面,皆是一愣。
互相瞧了一眼,唐慎恭敬地作揖:“苏大人。”苏温允勾起角:“唐大人。”他上下打量了一番,潋滟的眸子里泛起一阵笑意,“怎的,下衙了?”
“是。”虽说不想和苏温允打道,但苏温允没走的意思,唐慎也只能客套地问道:“苏大人是从刺州回来了?”荆河桥塌一事后,苏温允被赵辅提拔成工部右侍郎,代替了原本的工部右侍郎谢诚的位子。去年,苏温允就去了刺州,督管刺州官道的修建一事,很少在朝中出现。如今他回来了,难道说刺州的官道快要修好了?
苏温允没回答,而是道:“唐大人胖了啊。”唐慎下意识地:“啊?”
“都说心宽体胖,我瞧着,唐大人这半年心情不错。”苏温允咧开一口洁白的牙齿,出一个森然的笑容。
唐慎一脸莫名其妙,告辞离去。
“苏温允的成语是不是学的不大好?心宽体胖……他怎么考上进士的?”唐慎哪里知道,在王溱眼中,他是怎么都嫌瘦,在苏温允眼中,他却咬牙切齿地觉得唐慎胖了。为什么胖了?两年内,一举从七品升官到四品,还升成了四品中书舍人,天子面前的近官!这种升迁速度,换谁不高兴?
七品升五品容易,五品升四品可难极了。唐慎升四品这一遭,还不是蹭的他苏温允的顺风车?
现在唐慎在盛京吃好喝好,每享福。他倒是要去刺州,整
风吹
晒。
苏大人情绪大极了。
不过苏大人再怎么怨愤,都对唐慎产生不了什么影响。
次上早朝时,赵辅状若无意地提了一嘴蜀地出现的“以纸代币”的事。这位一心修仙的皇帝只是当做笑话,讲来与众臣听的,好像并没有太过重视的意思。不过事情听到百官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