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但是下一刻,他的脸上又出一丝狡黠,刘若愚见了,他心里一动,知道皇帝又要使坏。

每每皇帝出这样的神态,总会出一些歪主意。

果然,皇帝开口便说,「哎~汤神父,你可知我大明一句俗话,叫做井里划船。」汤神父却是没听过,只好和稍微有些悉的田尔耕求救,田尔耕摊摊手,他也没听过。

皇帝只好不卖关子,让刘若愚接话。

刘若愚便说,「汤神父,咱家便告诉你,这局俗语,乃是井里划船——没找对路。皇爷的意思是汤神父你等在南京传教,那南京是繁华,但是夫子庙却是香火鼎盛,不但如此,天下的士大夫皆是孔圣门人,怎会改庭到你天主教下?再说南京佛道两教昌盛,不说那佛教的金光寺,道家的朝天,便是一般的尼姑庵都是热闹非常,哪会拜你们的教?」汤若望一想,确实如此。和人家明着抢香火,人家怎么肯呢?

问道,「那……如何是好?」这时皇帝笑眯眯地说,「汤神父,你传教不畅,却也是我大明百姓教化不足,我大明现有两万万黎民百姓,那识文断字的却如锋尖麦芒,尤为稀少。但那知书达理地都投了孔圣。不若这样,朕为你颁一道旨意,你来做朕的算术顾问,为朕出谋划策,编纂天文历法,造筑炮,朕便允你等开设童蒙小学,教授大食数字,西洋知识,传播你天主教教义,自然洗礼、入教都可遵循你教教义,听说我中宦官庞天寿是你教教徒,那便让他挂个神监的提督,与你奔走。」

「皇上说的可是真的?」汤若望不可置信地看着皇帝,这皇帝真是开明,居然还送官。

皇帝给刘若愚打了一个招呼,「刘若愚,拟旨,现有海外友人汤若望心向大明,筑炮有功,朕心大,擢汤若望任兵部侍郎,专管鸟铳打制,火炮浇筑;设炮研发局,专研炮技艺,凡有需,天下匠户皆可入局做工,俸银三倍。若有改进,另有赏赐。再赐良田五百亩,庄子两处,供开设天主小学之用,常花销,自给自足,若有不足,可报于朕知,不足之处由内帑出。」汤若望知道,在大明有一句话,叫做,「君无戏言」。自己真的做了大明朝的官了,好似还大,一时间恍若做梦,趴倒地上。

「谢大明皇上厚,万岁万岁万万岁。」等朱由校又收服一个手下,众人都是嘻嘻哈哈地回了暖阁,又吃起了酒

喝了酒的汤若望虽然破戒了,但是心里却一点也不在乎。

他腆着脸和皇帝说,「陛下,臣是夷人,基浅薄,为不辱使命,还请皇上为臣寻些帮手。」朱由校吃着牛,呜呜地说,「尽管说来,朕先允了。」汤若望便说,「臣所需的乃是徐光启与孙元化。」朱由校反正也没听说过这俩人,还以为是两个教徒,便说,「准」。

三人又吃一阵,等田尔耕和汤若望走了,朱由校却越发清醒了。他倒是羡慕起汤若望来,这歪果仁真是心大,喝得和个大马猴一样,还唱歌跳舞了还。

便对刘若愚说,「老刘,你且去睡了,叫个机灵的小猴子来,朕要去坤宁看看皇后,今她重入坤宁,朕怕她见景生情,伤了身子。」实际上,他又有点想那啥了。

刘若愚自然不肯,于是,这俩夜颠倒的主仆便一起往坤宁而去。

而此时,英国在南美洲大肆抢占着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地,甚至花了24英镑就购买了如今纽约的曼哈顿。

未来的不落正在崛起,葡萄牙、西班牙正在衰落,朱由校能让英国人继续嚣张下去么?

那必须不能!

但是,目前却也是无能为力,只能寄希望自己的海上贸易代理人朱由榔千万给力一些。

而连夜收拾着行装的朱由榔,正带着从中和门外停靠着的上百辆马车在锦衣卫的护送下,急急往天津而去。

下弦月已经东偏,时辰却是已经到了子夜。

傍太池有桃树数株,此时扎了绢花,红锦映水,仿佛美人临镜。

客印月穿着翠蓝宽拖金裙,玄穿花罗袍,夹棉妆花比甲,不啻徐娘半老。

中御用的红罗碳,由匠人雕细琢成仙童模样的香饼,一夜火萃,此时已经散了形,化成盆银粉,被妇人泼在树儿上,她的身旁站了几十上百个太监女仆,打了灯笼,将这个湖边照应如白昼一般。

这时,一个嬷嬷上前,接过铜盆,说道,「老祖,夜了,起了风,咱们回罢。万一着了凉便不美了。」客巴巴看了那人一眼,见她是自个儿的老姐妹,便搭上她的手臂,往回走了。

嘴里说着,「这个皇帝,将我诳了这来,他却藏在干清,这都子夜了,还不来,你说,他还会来么?」那嬷嬷只是笑笑,却没答话。

客印月扭了一下嬷嬷的酥皮,「连你也欺负俺。」但,终是回了卧室。

不过,睡下前,还说,「让人盯紧些一旁的小妖们,皇帝若是去了那边,快快来报!我倒是要看看这科班出身的破烂货怎么得了皇帝的心。」说的却是从教坊司带回来的那些莺莺燕燕。

夜里的寒风从右掖门进城,穿门再向北,坤宁里另有一番哀怨。

张嫣侧躺着,手捧了书正在阅读,书却是新出的,还带着墨香,书皮上写的是《喻世通言》,皇后读的却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篇,读着读着张嫣便为杜十娘的遭遇心酸起来,这王景隆真不是个东西!甚至有些同身受,脸上是哀怨。打了一个哈欠,自语道。

「啊~~男人都是这般薄情寡义!」正在一旁打灯照亮的女官听了,笑笑说,「娘娘,皇上励图治,如此勤勉,当是大明幸事呢。娘娘心安,待天光了,奴婢便给娘娘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去为皇上送上炖好的参粥,那可是娘娘您亲自烹制的,保准皇帝一吃便忘不了,每都要来寻娘娘呢。」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