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柳村的里正眼翻白,听着村民的诉状晕了过去。

还没有被问罪的污吏也纷纷跪在地上,闭上嘴再无狡辩心思,面如死灰。

就连没有被牵连,只是被拉来看杀的其他朝臣,也不跟着哆嗦。

殷禹冷目环视众人,听着村民的愤之音,半晌之后才站起来,对着村民们出帝王的霸气,君王的威严。

“众位都是孤王的子民,虽然孤身在王,但不代表孤就是眼瞎耳聋之辈,此等贪官污吏,鱼乡民之人孤定会揪出来严惩,给百姓一个代。”

“以前蒙冤受苦的百姓,希望大家心中不要对朝廷生怨。官府虽有污吏,但也有为民办事的好臣子,作为秦国的君主,孤向各位子民保证,后定当励图治,让我秦国百姓过上富足之。”

“七国鼎立,别国对我们虎视眈眈,若想安身立命,须得我等君臣与百姓齐心协力,方才能有我们秦国富强……”体察民情,君王屈尊移驾乡野审查小小里正,为的不仅是正直朝野官府,还有民心引导所向。

民心不齐,众不国,此朝还有何发展光明?

“大王万岁……”百姓们酸涩哭泣,跪地叩拜,多年被迫的委屈一朝而散。

*******

155.朝臣归心被受榨的百姓并不止上柳村一个地方,像潘里正这种也不止他一个。

上柳村只是突破口,当真村民的面审问完成之后,殷禹直接颁布圣旨,派遣士兵将各村里正先扣留起来,再据各村村民的证词证据来审判,无罪的释放,有罪的惩罚。

同时向各地派遣钦差,悄悄到全国各地肃查当地官员,准备来番清楚蛀虫的大动作。

此举在现代恐怕还有所估计阻碍,但是在王权至上的古代,再配合军队的镇,就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百姓不仅不会生怨,还会高兴的拍手称快,积极配合。

由于古代消息的滞后,各地官员本不知道王城发生的事情,在殷禹的刻意封锁下,众人在死到临头之前也不会知道。

殷禹登基的这年,注定了是秦国历史中官场一次地动山摇的时间,也是令后世史学家每每提起都赞叹殷皇伟大的“卯戌上柳事变”,正是因此次的肃查官场贪腐,才奠定了秦国兵不血刃收服六国的基础……

不过这对朝臣官员来说战兢惶恐的事情,对百姓来说就是值得庆贺的子。大王和王后亲住到乡下来视察民情审查污吏的事情短短几天就在王城附近的百姓口中传遍。

众人津津乐道,无不称赞新君圣明,简直千古难见,民如斯,进屈尊住到村子来。

殷禹在百姓中的声望猛然高涨,唐钰也没落下,百姓对帝后的崇拜敬仰之情达到了个沸腾点。

而跟他们近距离接触过的周家村更是天天热闹非凡,十里八乡的村民全部跑到周家村去看稀罕,听周家村的人讲诉他们跟帝后近距离接触的事儿,羡慕得不得了。

“哎哟,我告诉你们,大王和王后可和蔼可亲了,一点架子都没有,不仅跟我聊天,碰巧了还能搭把手帮我们提提木桶框子啥的,半点不嫌脏哩!”

“对,大王还帮我家虎子取了个大名呢,啧啧,俺家可是烧了高香……”

“王后也很好,虽然是个男子,但腹学问,相貌俊俏,一点都没有谄媚人的样子,咱们能有这样的王后,是幸运!才不像以前那些妃!”总之没啥追求的百姓其实很容易足,拥护之情源源不断。

周世仁家则更是成了重点被照顾对象,因为帝后来可是住在他们家的!

周家父母被乡民围得是高兴又烦恼,天天招呼一波又一波来好奇的村民,怎么说人家都不走,非得拉着他们聊,包括本村的村民。

最后为了听他们说‘故事’,一个个积极的帮周家田地活都干完了,双眼亮晶晶充着渴望,让人不忍拒绝……

而周世仁在见识到了暴君的雷霆手段,真正为民之心后,也动得都快跪了,再也控制不住那颗充理想的澎湃心脏,终于屈服,跪地请求暴君一定让他编撰法典。

是的,是请求,而不是答应。

秦国有严厉的君王,现在就差一部完善的法典,他不止要胜任,还要当主编者,绝不允许有人浑水摸鱼染指律法钻空子!

他这番态度,殷禹自然乐见其成,快挥手准了。

不仅如此,唐钰还给透了下他们想建立“监察司”的事情,这玩意儿大部分穿越到朝堂附庸皇权的人都会搞,他也不例外,如果没有个强效力执行律法的部门,再完善的法典出来也是白搭。

而像周世仁这种格,就最适合这种监察司了,因为他的行为准则就是按照律法办事。

周世仁听到这话,但是眼睛就亮了,颇有蠢蠢动、磨刀霍霍向猪羊的样子…

百姓和周世仁这边都解决了,朝臣这边他们也得做点事情,一味的威胁和镇不是办法,想要下面的人忠心耿耿不起歪心思,恩威并施才是最佳。

在上柳村审查完回去后,殷禹第二天在早朝上就针对此次事件跟朝臣们做了一番,语气是前所未有的和蔼与沉重。

“……你们或许觉得孤对你们这些官员太过严苛,但孤想说的是,水至清则无鱼,但孤也不希望秦国这方水太过浑浊。什么东西该拿,什么东西不该拿,孤希望大家有个自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