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就是结束之时。

一时之间,殿中只有笔从纸上划过的声音,顾元白坐了一会儿,就开始处理起了政务。

坐在前头的人都听到了圣上翻开奏折的纸张声,不少人一边构思着策论文章,一边听着上方的动静。

褚卫是头名,引的视线最为多,他坦极了,不能直视圣颜那便索将圣上当做不在,专心致志地思索这个策论。

他想从圣上手里拿到状元。

等考生们全都进入了状态之后,顾元白放下了奏折,缓步走入了考生之间。

有人余光一瞥到他身上的龙袍就是手腕一抖,墨点污了草稿;有人甚至腿脚抖个不停,牙齿磕碰声顾元白都能听见。

他缓步到哪里,哪里的人就紧张无比,不济的当场丢了人,好的也是脊背绷起,僵硬得下不去笔。

圣上明黄的龙袍逐渐走向了前排,常玉言余光瞥到后方的影子,手中一抖,又强自镇定了下来。

心口砰砰跳,常玉言恍惚之间觉得圣上在他身旁待了良久,可一回神,圣上已经走到了孔奕林那里,最终在孔奕林那站定。

顾元白低头看着孔奕林的草稿,上面书写整齐,如同正式卷子一样干净。刚开始他也只想着看一眼,但逐渐的,他的神情严肃了下来。

等到孔奕林最后一笔落下时,顾元白才回过了神,他深深看了一眼低着头的孔奕林,就不再在学子中走动,而是大步走上了台阶。

圣上的这一番举动都被周围的人看在了眼里,许多人暗中看向了孔奕林。着那么多的视线,孔奕林却不动如山的继续誊写着答案。

同样往孔奕林的方向看了一眼的褚卫淡淡收回了目光,笔尖沾墨,继续写了下去。

第18章殿试结束之后,等待读卷官批阅的时间对考生来说是最为难熬的。

一举成名天下知,苦读数年就是为了如今的金榜题目,读卷官批阅出来的成绩,还有之后的排名,定下来之后就是跟随自己一辈子的事。

之内,由翰林学士和朝中大臣选出来的八名读卷官正在批阅贡生们的卷子,八名读卷官每人一个桌子,试卷轮在桌上传阅,身旁有军守卫,时间紧迫,他们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决出贡生的排名。

后,读卷官将批阅的得“o”最多的前十名卷子摆在了圣上的面前,供圣上与诸位大臣排下一甲中的状元、榜眼、探花三名①。

前十名中,除了有一位会试排在二十名开外的学子如今升到了第九名外,其他的也只是上下浮动了几名,变化并不大。

读卷官批阅出来名次后,传胪大殿也正式开始了。外头一干贡生正站着等待着殿试结果,偏殿之中,顾元白与大臣们正在商议面前这十份卷子的排名。

科举是一层遮掩官僚制度的布,前十名的学识已经不相上下,再这个情况下的排名,考虑的就多了。

十份卷子已经除了糊名,顾元白让臣子们来回将这些卷子看了一番,才笑着问道:“诸卿认为这届新科进士如何?”政事堂与枢密院是军政两府,最高行政官员自然也陪在圣上身旁。枢密使赵大人扶着发白的胡子叹道:“我大恒人才辈出,各个都是逸群之才,这十份卷子都是锦绣好文章,此乃大恒之福。”政事堂的臣子笑着应和。

顾元白沉一会,挑出三份卷子放在最前头,指了指褚卫的卷子,叹道:“会试的头名,即便是殿试的卷子也写得分外出彩。”礼部尚书忙说:“圣上,褚卫还曾是七年前的解元。”

“哦?”顾元白道,“巧了。”其他人笑了起来,顾元白笑着又指了指孔奕林的卷子,“诸卿认为此子如何?”枢密使思索了一番,道:“此子心有丘壑,最难得是脚踏实地,又不欠缺锐意锋芒,是个实干的好人才。”顾元白点了点头,“一甲三名就在这三人中选出来吧,但如何排列,朕却头疼了起来。此三人在朕心中不分高下。”户部尚书提议道:“圣上不若见见这三人?”顾元白欣然:“也好。”他中意孔奕林,而朝中出身山东的命官也未曾抱团,此人才华横溢,出身寒门,策论写的脚踏实地又暗藏锋机,可堪为状元。

褚卫作为未来的能臣,也是了不起的人才,但此时的褚卫未经历过官海浮尘,写的东西虽贴近民生,但颇有些偏。不过他的父亲官职低微,无政之争,倒是无事一身轻,点他为榜眼最为合适。

最后探花郎,就可以挑名声大、而又有些实才的学子了,恰好可以给他看好的舆论人才常玉言造势。

片刻后,门旁的太监高声道:“宣褚卫、常玉言、孔奕林觐见。”三个人对视一眼,着身后学子嫉妒羡慕的目光面不变地进入了偏殿。这三个人一个比一个年轻健康,各个都是修长笔的年轻人,顾元白脸上还带着笑意,在看到孔奕林进来时笑意却突兀地停住了。

孔奕林相貌平平,但一双眼睛却极为深邃,有的人只靠眼睛便能让整张脸熠熠生辉,孔奕林就是如此。但这一双眼睛,却绝对不属于大恒朝国人的眼。

的记忆中猛然闪出一个点,顾元白突然想起来了这个孔奕林是谁。

《权臣》这部剧中曾借用黄巢起义的史实编写过相差不离的剧情,黄巢就是那位因为被唐僖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