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下岗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海量小说,在【小狐看书】
星期天和胡雪花,女儿一起逛逛公园,看看电影,也觉得生活惬意。一次赵亮回父母家,老街坊一个大妈问:“赵亮,回来探亲了,在北京住多长时间啊?”赵亮一听,心想,你个老太太怎么这么看不起人,以为只有你闺女在北京工作,我就一辈子在山西,回不来了。于是说:“我是探亲来了,只不过住的时间长些。”
“住多长时间啊?”那大妈问。
“不长,住个三四十年。”赵亮说。
“什么,探亲一住就三四十年,你在山西不班?”
“什么班啊,来北京探亲三四十年,就到退休年龄了,不用去山西班了。”
“你哄我呢,是不是调回北京了?”
“是调回来了。”
“分工作了吗?”
“调到汽车厂班了。”
“你到北京汽车厂班了,小子啊,每月多少钱?”
“六十来块钱。”赵亮故作谦逊说。
“真不错啊,我闺女没队,在副食商店班,干了二十年了,才挣四十多块。”
“卖酱油的不可能比造汽车的挣得多。”赵亮说。
“呵,瞧你高兴的,刚调回来就牛了!”那大妈不高兴了。
“我和您开玩笑呢。”
“我不和你开玩笑!”那大妈好像真生气了,悻悻地走了。
赵亮觉得自己回北京了,是北京的正式工人了,所以,走在路,回父母家,在公园里,在公共汽车,心里都觉得气壮壮的。心里说:我是北京人,我在北京工作,我人和孩子也是北京人。
可是,这种情绪也就维持了半年多,赵亮便觉得人虽回了北京,但在工作问题,却觉自己没有在忻县高原钢铁厂那么气壮。
赵亮在底盘车间工作,底盘就是汽车底盘,安发动机,车头,焊大梁,按车轴,轱辘。
安发动机是技术活,有技术含量。焊大梁可以学习电焊,也是技术活,有技术含量。安车轴和车轱辘,就是最累又最没技术含量的,脏累又没技术含量,赵亮认为这活和他刚去钢铁厂拉矿石,装焦炭几乎没什么区别,就像一个劳力工。
刚来,新来吗,干干活他也认了,可是一干这车轴和车轱辘就是半年多,他便有些厌烦了,心说:我在钢铁厂好歹也是个工段长,怎么来北京,真拿我当个劳力壮工使啊。我是五级工,比车轱辘的班长四级工还高一级呢,怎么领导就不看看我是带着几级工调来你们厂的,真拿我当个初当工人的学徒看待。
要么,你让我当个班长,组长,要么,你给我调调工种,干点有技术的工种,也让我干几年后掌握些技术,可是车间领导却连理会他都没有,他照样安他的车轱辘。
赵亮下班后找过几趟车间主任,想递烟联络联络
情,但车间主任似乎防着他,递过的烟不是说刚
过不接,就是说自己有,把他递过的烟推回。
除了工作的事,再不和他说工作以外的事,当官不打笑脸人,怎么自己的笑脸,车间主任愣是不看不理,难道自己哪里得罪了他?
他问人胡雪花,胡雪花说:“你们车间主任是部队转业的,很正统,不会
你颗烟,喝你杯酒就另眼看你的,你要想当班组长,先踏踏实实干,干好了人人眼里都有秤,自然也就提你当班组长了。”
“我干的还不好么,都半年多了。”赵亮说。
“刚来厂半年就想当班组长,你们那班长都干五六年了。”
“哦,我要干五六年才能当班组长?”
“你调回北京就行了,咱们一家在北京团圆了,咱们又都有工作,该足了,不要得陇望蜀。”胡雪花劝
道。
“他们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赵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