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惊弓之鸟-5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直到老曾跑过来催促他上车,李钰还如做梦一般,惊恐得醒不过神。
"是保安,让我教训了一顿。"一上车,老曾便告诉刚才那冒失鬼的身份。见李钰不吭气,老曾又问:"一同出来的是谁?"
"是…"李钰咬了几次牙,还是没敢把那名字说出来。
对小四儿的事也有所耳闻,还不止一次问过吴达功到底跟小四儿有没有来往,吴达功支支吾吾,不说有也不说没有。
谈到后来汤萍才知道,这场聚会真正的东家是那个女人,她指点江山,纵横利弊,谈吐和智谋远在两个男人之上。从她话语里,汤萍很快判断出,女人来三河的真正目的绝非调解姓童的跟小四儿,倒有一种稳定大局统一各路力量的架势。说到最后,她凝起目光,用朋友一样的口吻跟汤萍说:"当务之急,是赶走马其鸣,此人远在车光远之上,他要是再蹲下去,三河非出大事。"说完,目光久久凝在汤萍脸上,一动不动。
"拿什么法子?"童百山有点急。
女人摆摆手,将童百山的猴急拨拉到一边,目光却始终未从汤萍脸上挪开。她看汤萍的样子,很像一个为她痴情为她着的男人,直看得汤萍脸上起了臊,才说:"这就要看汤大姐的了。"童百山和副检察长这才把目光对住汤萍,有点惊讶,有点不相信,很快,他们从两个女人脸上读到另一种内容。这一刻他们才明白,让车光远不明不白地进去,并不是他们的能耐,而是眼前这个女人。两人同时
了一口凉气,心里有股说不出的滋味。
他们期待着汤萍开口。
到了这份上,汤萍也不想再卖关子,她挪挪身子,让自己坐得稳一点,然后朱一启,用不显山不
水的口气道:"能有什么法子呢,这个人,不像姓车的。"那女人释然一笑,
出她另一种美丽,纤纤玉手打开包,取出一样东西,汤萍一看,眼猛地就惊了。
女人给她一幅照片,欧子兰的照片。
回到家,吴达功独自喝闷酒,汤萍心烦地说:"你能不能不把酒当亲戚?"吴达功也是心里上火,没好气地道:"门不能出,朋友不能见,不喝酒让我怎么活?"
"朋友?"汤萍吃惊地瞪住吴达功,"你这种人也有朋友,瞧你的什么人,整天给你擦
股还来不及。"
"那就不擦,再说我也没请你擦!"吴达功像是成心要怒汤萍。也难怪,自从当上这个局长,他的耳朵没一天清闲过,不是这个不对就是那个不能做,怎么做都不能让汤萍
意,
得他都不知道该如何当这个局长了。这女人,苛刻得近乎变态!
"吴达功!"汤萍突然喝了一声,"你是不是觉得翅膀硬了,能飞了?"吴达功刷地抬起头,住汤萍,他多想把自己的不
喊出来,把心里的不平发
出来。但是,他还是挪开了目光。他知道,在汤萍面前,他是缺少这种勇气的。他沮丧地倒了一大杯酒,一仰脖子灌了下去。
汤萍扑过来,一把提起酒瓶,扔进了垃圾筒。
吴达功嗓子哽了几哽,终还是没出声音。
怎么了,我这是怎么了?为什么要怕她,为什么一切都要听她的?他痛苦地抱住头,对婚姻,对婚姻里的和恨,还有因这桩婚姻而渐渐
失的人生,发出一阵阵揪心的痛。等他再次抬起头,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情景。汤萍哭了,一向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汤萍哭了,一向把风
不当作风
把火山不当作火山的汤萍在他面前哭了。这是个绝少
泪的女人,一旦
起泪来,便铺天盖地,势不可挡。
吴达功被这如波涛般汹涌的泪水击垮了。
他哪里能想到此时汤萍的心情。自打当上这个局长,他一直抱怨汤萍不跟自己一同吃饭,不让自己碰她一下,夫间原本就少得可怜的
生活也被她一笔勾销了。他这个丈夫,已完全地成了家里一个摆设!
他可否知道,这一切的后面,隐着汤萍多少屈辱和苦难。是的,汤萍是个冷淡得令人不可思议的女人,包括她自己,也常常忍不住发惊:我怎么成了这样,我怎么越来越不像个女人,尤其上那点事,如果不是吴达功执意要来,她几乎就要认为自己
不具备那功能!天啊,汤萍一想这些,恨不得要把自己撕烂,把这个家一把火点了。她现在才知道,自己辛辛苦苦挣扎的,竟是这样一种人生!
世上哪个女人不渴望被宠,被滋润,被无休无止地
着和被永无止境地呵护着!
汤萍带着她一生的悔恨,还有必须坚持下去的痛决,转身进了卧室。门哐当一响,甩给吴达功一屋子的冰凉。
这个晚上,他们最终还是谈起了童百山。事到如今,吴达功才知道很有必要把一些事说清楚,尤其夫之间,绝不该再有保留。
吴达功跟童百山的接触,是因一个叫七星的重刑犯。之前他本不知道七星是什么人、犯过什么事,等到把一切了解清楚,晚了,该做的事儿已做了,再想后悔,下辈子吧。
那是他当上公安局副局长不久,有一天,童百山突然来访。当时童百山的事业还没这么大,但有迹象表明,他很可能会做大。三河这块地盘上,童百山已越来越成为一个人物。吴达功正纳闷他跑来做什么,童百山抢在前面说出一个人:省城老大!
"他要我问问你,一切还意不?"就这一句,吴达功懂了,童百山是上门讨债来了,人情债。
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由不得你按自己的意志选择。吴达功起初以为自己放了范大杆子,对方拿副局长报答他,这事就完了,公平易,互不相欠,接下来应该彼此把对方忘了才是。可对方不这么想,范大杆子是一码事,副局长是另一码事,这是对方的逻辑。况且,副局长前面还有局长,局长前面还有副市长、副书记,难道你甘心在这不痛不
的位子上困守一辈子?
童百山快人快语,完全一副道上的架势。他说大哥托付你我一件事,要我们务必办好。
对这位神秘的大哥,吴达功应该不算陌生,吴达功刚来三河的时候,他正坐在三河地区政法委书记的位子上,算是顶头上司。现在的大哥早已位高权重,一句话便能决定吴达功的一生。吴达功就是不明白,他为啥偏偏要盯上自己?
大哥要他把七星出去,而且一步到位,彻底甩掉犯人的帽子。
吴达功连忙摇头,说这事不可能。童百山拍拍他的肩,情同兄弟般说:"别忘了,你我可都捧着他的饭碗啊,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这才显出你吴副局长的能耐。"能耐两个字算是把吴达功这一生给毁了。
接着,童百山说出自己的计划。其实计划并不复杂,复杂的东西也不可能让他吴达功知道。吴达功要做的,只是定期巡察一下七星服刑的监狱,抓抓监狱的政治思想工作,让监狱树一些典型,至于树起来做什么,童百山没说,吴达功也没敢多问。这时候多问一句就可能让自己多陷一步。他心里祈祷着让这事儿快点结束,让童百山连同那个七星尽快从自己的脑子里消失。
典型很快树了起来,七星果然名列典型之首。
之后的三个月,一切都很平静。平静得让吴达功觉不到自己为大哥做了什么。忽然有一天,童百山找到吴达功,说三监可能要发生点事,要吴达功不要慌,一定要镇静,而且…说着拿出一份材料,放吴达功面前。
"你只管照这上面说的做好了。"就在当天夜里,一起震惊全省的暴力越狱案发生了,地处沙漠边缘的三河第三监狱先是发生了犯人跟犯人之间的群殴事件,当狱警赶去制止的时候,一名叫王龙娃的犯人突然袭击了狱警,从狱警手中夺过。这时监狱突然停电,一片漆黑。另两名跟王龙娃关在一起的犯人迅速亮出凶器,将击昏的狱警挟为人质,强行越狱。当时情况十分危险,不少犯人跟着起哄,叫嚣着要放火烧了监狱。为了保证狱警的安全,监狱方面勉强答应王龙娃提出的条件,为他准备了一辆车。王龙娃三个挟持人质,一步步离开监狱,起哄的犯人越闹越凶,大有趁
集体
逃的可能,形势
迫着监狱方面一次次让步。奇怪的是停电同时通信也中断,一时无法跟外面取得联系。就在王龙娃等跳上车打算离开的关键时刻,车厢里突然亮出一个身影,藏在车里的七星一个猛扑扑向王龙娃,牢牢卡住了王龙娃的脖子,王龙娃想喊什么却喊不出来。在双方争夺
支的过程中,
连响两声,一
击中了七星,另一
,却让歹徒王龙娃毙命。受伤的七星顾不上自己安危,毅然向另两名犯人扑去,就在穷凶极恶的暴徒企图杀害人质的一瞬,狱方的狙击手开
,击毙了罪犯,人质安全获救,但七星
脯又中了一刀。
七星连夜被送往医院,三天后离危险。这场叛
最终被平息,经三河公安局调查,叛
分子王龙娃在狱中一直不思悔改,多次密谋越狱窜逃,私下跟多人提起过这事,那些趁
起哄的人正是受了他的鼓动,才胆敢跟狱方叫板。掐断电源和断掉通讯也都是他们所为,为这次越狱,他们事先做了长达半年的密谋。
真相调查清楚后,三河市公安局向省厅及原判法院提出请求,以危难时刻身而出与暴徒勇作斗争为主要事迹,要求为七星减刑。三个月后法院做出裁决,七星因荣立特等功获得提前释放,他的事迹成了全体犯人学习的典型。
也就是七星走出监狱那一天,吴达功才彻底清,七星是省人民银行一位要员的儿子,母亲是某新闻媒体的负责人。三年前省城发生过一起舞厅群殴致死人命案,七星先是作为主犯被起诉,后来又变为从犯,被处以有期徒刑二十年。七星先是关在省城一所监狱,后来几经辗转才到了三河三监。
得悉这一切后,吴达功已经清楚,自己掉进某个圈套了。果然,三河方面很快有人提出,这是一起假案,真正的主谋是七星,他先是策反王龙娃等几个,鼓动他们跟自己一起越狱。王龙娃因为自己的媳妇跟了别的男人,一怒之下去杀情敌,没想情敌没被杀掉,自己却以杀人未遂被判重罪。王龙娃一心急着出去复仇,哪还有心情辨别七星是不是玩谋术。一切密谋好后,就在动手这一刻,七星突然倒戈,跟狱方提出把自己藏在车里,可以制服王龙娃。于是便上演了这场平息叛的好戏。
包括那个遭袭击的狱警、开死罪犯的狙击手,都是
心安排过的。不留活口,这才是做得干净彻底永世不可能翻案的铁的规矩。整个事件中唯一有可能真实的,就是七星后来挨的那一刀,那才是意识到上当受骗后同伙赏给他的最好礼物。
有关方面马上出面制止传言,吴达功再次受到重任,在全局内开展一场深刻的政治大讨论,这场讨论的结果便是持怀疑者被调离公安系统。从此,三监越狱案便以正面典型写进了历史,永远励着那些接受改造的人,只有跟自己的过去彻底决裂,才能很快
来新生。
"那…事后…你拿过好处没?"汤萍颤颤地问。
吴达功沉默了一会儿,点头道:"拿过,就是送给你的那张卡。"
"什么?!"汤萍只有一个肾,那一年,吴达功突然说朋友送了一张卡,很珍贵。原来法国有家医疗机构,专门对单肾人群做定期医疗救助,主要是保健康复,以保证单肾人群也能够像正常人一样延年益寿。作为中法友好的礼物,法国方面想在中国挑选一些救助对象,为他们提供人道服务。不要钱,但渠道很特殊。
汤萍很高兴,居然没问这卡哪来的,她相信丈夫一定是她才想尽办法
了这张卡。于是汤萍每年一次,前后去了法国六次,做了六年的国际医疗救助。不可否认,这家国际医疗机构的水平一
,救助手段也很先进,汤萍能保持如此旺盛的生命力,不能不说跟这张卡有关。
但是她怎么也没想到的,这是一桩易,一起昂贵而沉重的
易。其实她应该想到,世上哪有免费的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