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何为大道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二百零一章:何为大道天机星离天相星虽说不远,但紫霞遗址各座星都很巨大,特别是十四主星殿,建筑的更是大气磅礴。如此,天机星,便是在千米之外了。

只用了一会儿,李长安来得天机星

只是星之前,却是出现两人,一老一童,正在对弈。

细看二人,只见那老者手持羽扇,一边摇扇,一边细看棋盘。而童子显然没有老者心境高明,一边独自寻思,又一边抓着脑袋。想来,应该是被棋局所难,没得办法走出下一步。

李长安没有打扰,只是静静的站于一边。

而这时,那位童子,却是看得李长安来到,心中一喜“这位道友,不知下一步,该当如何?”

“在下棋艺不,又闻得观棋不语之说,道友还是自己下罢。”李长安哪是什么棋艺不,只是不愿说罢了。那位老者听得李长安之言,抬头看得李长安一下,随后,也没管他。喝了一口茶,对着童子说道“知儿,这棋局倒也不难,你若是静下心来,随意便能下得。只是如今你心静烦躁,看来,这场棋局,你又输了。”

“回师父,弟子甘愿认输。”这位名叫知儿的童子,是为这位老者的弟子。恐怕他天不喜下棋,听得师尊之话,便弃子认输。显然,不想与师父再拼得几个回合。

“唉,你呀,你…”老者见得弟子弃子认输,却是哭笑不得。随后,吩咐知儿收拾残局,不再对弈。而李长安看得如此,便向两人楫了一礼,说道“在下李长安,特来拜见天机星君。”

“哦,李长安?”天机星君摸着胡须,打量着李长安的样貌。随后便道“道友来访,且入得星一坐。”原来这位老者,正是天机星君。

“多谢星君。”天机星君一脸深沉,看起来也有国相之风,但却没有天相星君的豁达。不过,双眼大亮,闪着无比的智慧之光。想来,就是眼睛一扫,便生出无数念头。

随后,早有童子奉上香茶,天机星君喝得一口,便对李长安说道“道友来得天机星,不知是否知晓,我这天机星,又是掌管天下何物?”

“听得贪狼星君与天相星君有言,说是十四主星,主天下情。天机星君,想必,主的便是天下机智,不可是否?”

“道友倒也聪慧,我为天机,主天下机智。”天机星为南斗三星,五行属乙木,为绿,为益寿,为兄弟主,乃智慧、仁善、计数之星,是奔动之宿。是仁善之星,心软故怕化忌及六煞同,逢之则易历尽艰辛,适宜宗教。

天机星君就是智慧之主,对于李长安的聪慧,倒没有特别的称赞。

“道友前来十四主星之,我等星君,已知其意。不知道友,能否给我解答几个问题?”

“星君,但请说来。”看来,天机星君,便要考一考李长安了。当然,这是文斗,并不是考李长安心有多刚正,也不是考李长安**何几,更不是考李长安法力几何,考的是为李长安心智计谋。

“我虽为天机星君,但在人世之时,也有一个名号。”

“敢问星君尊名。”

“老夫姓姜,字子牙,不知道友,可否听过我的名号?”天机星君虽然机智一身,但格之中,也有缺点,比如,虚荣之心,便是其中之一。

“姜太公之名,晚辈如雷灌耳。”原来这位老者,居然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姜尚,姜子牙。

这可是史书之上,有详细记载之人。

说是商朝末年,纣王无道,姜子牙八十岁之身,出得山中城,保得西周成就大业。最后功成,被西周天子,封为一方诸候。其中之齐国,便是姜子牙的领地。而且,齐国,也是被封得最大的一块地盘。可见,姜子牙对周朝的帮助,当得第一。

“西周之时,我为封神之人,手持打神鞭,助得西周霸业。只是天地大劫来时,我却命丧大劫之中,从而封得天机星君。我想问得道友,两次大劫,为何在西周之时,我便能一帆风顺,成就天下霸业,但在宋初之时,我却身死,封得了星辰神灵…”当年姜子牙一直怀才不遇,在遇得周文王之前,姜子牙先后做过无数职业。有当过宰牛卖的屠夫,开过酒店卖过酒…四处飘泊不定。便是六十余岁之时,也没什么成就。而且,做生意时,也是诸多不顺。如卖雨伞,从来就没见过下雨。而且,更有恶,每天碎碎念,破口大骂姜太公。最后,居然休了姜尚。

只是没想到,就在姜子牙与他子马千金分离之后,姜太公便开始转运。先是拜得昆仑山玉虚门下,后来,更被师尊元始天王派得下山,扶助周朝天下。如此,又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美闻,传天下。

随后,姜子牙手执打神鞭,当得西周相国,与商朝大军来往征战。先后破尽无数妖魔,便是闻仲闻太师,也不敌姜子牙。最后西周灭商,姜子牙开始封神。此举,便将姜子牙的声望,推高到了一个无上之境。

只是封神大劫过后,便是天地大劫。姜子牙奉得师命,再次出山,本来是为助得新唐江山。只是不想,却是碰到无数天兵天将。先后破了九九归一大阵,又破四十八天都大阵,就连玄都**师的太极图,也都被紫霞一门的陈希夷破去。

最后,又碰得截教四大弟子之一的无当圣母,一剑之下,命丧洛都城。只是昔年封神的姜子牙,本来就有大气运,便被紫微帝君,封得了天机星君。住天机星,常管天下机智。

只是万万年来,姜子牙却是一直没有想清楚。为何封神之时,他能智取天下。但天地大劫来时,居然连命都不保?

纵算是姜子牙聪明一世,但却也想不出这个原因。如今李长安来得此处,便将千百年来的疑问,问一问这李长安。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