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初次见面的小舅子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但是出乎刘家辉意料的是,军委会并没有把豫东地区移给一战区,而是命令此时辖区仅剩西,豫南以及湖北平汉铁路以东的五战区派出部队北上接防。
一、五两战区以新黄河为界,新黄河以东为五战区辖区,以西为一战区辖区。这一结果可谓是一五两个战区皆大快。五战区得到了可以回旋的地盘,不在向以前那样被
军困在狭小的地带。而一战区这些嫡系部队前边有了五战区那些杂牌部队做替死鬼,在理论上说是安全的多了。
当然这些事情也论不到刘家辉这个级别去心。所以他还是将
力投入到了黄河上防汛上。尽管刘家辉自认为做了万全的准备,但是毕竟这种天灾不是人力可以挽回的。而且这个年代的物资基础,也不是刘家辉在后世抗洪的时候可以相比的。
就在刘家辉面对黄河不断上涨的水情忧心冲冲,正准备在五战区部队抵达之后,将所有部队全部拉上黄河堤坝的时候,军委会的一道命令让他只能停下手头上的工作。
军委会拒绝了刘家辉等黄河汛期过去之后在撤离的要求,下达了28集团军将防汛工作移给已经从豫西赶回的黄河水利委员会,全军必须在规定期限内撤回常德休整待命的命令。
拿着军委会下达的调令,刘家辉只能不情愿的开始陆续集中兵力,下达的撤离命令。28集团军整个会战结束的时候,已经成了黄河防汛的主力军。
在28集团军撤离之后,本来就已经危如卵石地黄河堤防形势,更加岌岌可危。
在后世,军队参加地方自然灾难的处置已经形成惯例,无论是什么样的天灾,地震、洪水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解放军。
刘家辉在后世当兵的时候,没有少参加各种抗洪救灾行动。特别是1998年,长江域那场特大洪水,刘家辉所在的部队几乎全程参与。刘家辉本人虽然没有赶的上,但是那场抗洪斗争,却是没有少听过。
但是在现在年代军队参与地方自然灾难的处置,还是一个不可想象地事情。特别是在军委会中某些一直在找刘家辉病的人,更是将刘家辉将军队拉上堤坝参与抗洪地事情,看做他在收买人心。
除了这些人之外,军委会也不想这支战斗力极强的部队,在洪水中遭受到什么大的损失。毕竟28集团军此时的伤亡数字,在别的部队看来已经绝对是一个伤亡数字。如果在洪水中再损失一部分,那么至少在相当长地一段时间内就无法投入战斗中。
此时最高当局虽然对刘家辉已经产生了防范之心,但是抗战还未结束之前,还用得到28集团军的情况之下,最高当局也不想28集团军战斗力损失过大。而且刘家辉虽然与美国人走地比较近,但是毕竟没有出丝毫反对最高当局和军委会的意图。这个人在最高当局看来,还是要用的。
况且河南地区的战局稳定了,但是不代表其他方向的军也老实了。28集团军这样一支战斗力强悍的部队,不应该局限在一个地区。参加什么本来应该归地方管理地防汛事情。他们打好仗就行了,防汛的事情那是黄河水利委员会地工作,和军队无关。
军委会不仅给刘家辉下达了撤退命令,甚至在命令上明确标明了撤退的时间。在军委会地再三严令之下,刘家辉只能将部队不情愿的撤下来,开始转移准备。
28集团军地撤离,前阶段一直以28集团军为主的防汛工作,一下子人手不足的情况。尽管刘家辉几次向军委会提出,+了在进行撤离,但是军委会的回复却始终只冷冰冰的两个字“不准”看到刘家辉在请求被拒绝之后的沮丧,这个时候许洪亮也无计可施。此时黄河的汛情已经是一天严重过一天,如果28集团军在,虽然不能保证新黄河大堤不决口,但是降低损失却没有任何问题的,这一点,许洪亮是绝对肯定的。
而且自己的这个总座几天来在黄河大堤上投入了相当大的力,不仅想尽办法筹集了大量的防汛物资。甚至在几个险要河段上,调集了三十部由于缺少备件,已经很少使用的缴获的
制汽车,准备一旦决口,控制不住的时候,将汽车推进决口处,降低洪水的
速。
但是这个调令一下,刘家辉的前期准备工作全部白费了心血。许洪亮在内心中虽然对刘家辉在大战过后,不休整部队,而将部队拉上黄河堤坝,参与防洪的事情不以为然。但是既然刘家辉已经下了决心,出于维护主官声誉的原因,他也没有表示反对。
许洪亮和28集团军几乎所有的将劣诩认为,防洪是地方上的事情,军队在没有得到确切命令之前,不应该参与。而且军队的主要任务是作战,不是抗着沙包,去堵决口。
28集团军既然不想与地方牵扯上关系,那还是做的比较彻底为好。地方上的事情,除了军委会下令和涉及到自身的,28集团军还是不参与的为好。
实际上对于军委会之所以这么快就下调令的原因许洪亮心中也很清楚,一是,军委会不希望这么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部队在洪水中受到什么大的损失。二是,恐怕28集团军参与救灾和防汛,要阻挡了一些人的财路,这些人自然巴不得集团军越早调走越好。
而其他还有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就有些需要值得细细体味了。军委会之所以再三要求28集团军在预定时间之内必须撤离的原因,恐怕不会仅仅是上面两点可以解释的完的。
看着刘家辉在请求被军委会拒绝之后,低落的情绪,许洪亮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也只能无奈的摇头苦笑。动用军队上堤坝参与防洪,恐怕也只有自己地这个总座能够想的出来。
许洪亮也只能安刘家辉道:“总座,你不要太担心。黄河水利委员会的那位主任委员,此人我曾经有过一面之识。此人是一个实干家。对河防还是有一些心得的。他接手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再加之通许一线战事完毕之后,新黄河一线已经成为我军的后方,军委会还是会想办法,下决心解决此次黄河汛情的”刘家辉摇摇头道:‘此人我也听说过,我担心的不是这个。在此次豫中会战之前,新黄河实际上已经成为中
两军地对峙线,双方相互炮击破坏,虽屡次维修,但是限于施工人员的**和其他某些方面地原因,新黄河大堤实际上已经是破烂不堪,很难抵挡住这么大的洪水。
“”此次黄河洪水,自抗战爆发以来还是首次。这些破烂不堪的堤坝能不能顶的住,很难说。我将军队拉到堤坝上,不是想捞什么名声,更不是想要得到什么好处。我只是想尽量减少一些损失。遭灾的毕竟都是我们同胞。多一个人就多一分力量,咱们这么多人在黄河堤坝上,至少也会减少一部分地损失。”说到这里,刘家辉叹了一口气,挥了挥手中的电报纸,无奈地道:“告诉部队,已经筹集好防汛物资,全部留给当地政府。另外将原计划用来堵口的那些汽车,也全部都留下来,移前来接收的黄河水利委员会。各部队按照军委会的命令,撤退。”最后的几句话,说完最后几句话之后,刘家辉几乎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尽管刘家辉撤地有些不情愿,但是在军委会的高之下,他也只能将部队逐次撤离新黄河堤坝,撤退至平汉路以西,做好全军撤退回常德地准备。在撤离之前,刘家辉却意外的达成了自己岳父母地心愿,找到了自己那个失踪数年的小舅子。尽管双方地见面,实在称不上愉快。
此次28集团军作战的区域,相当大的一部分都是十八集团军的游击区。28集团军部队几次大的迂回作战,不可能不与这些虽然在十八集团军建制内,但是国民政府和军委会打死都不会承认的部队发生一些集。尤其是在最后的追击、扫
残敌的战斗中,双方更是屡次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在有着常胜军的傲气的28集团军部队中,除了知道历史走向的刘家辉自己和头脑清晰看的比较远的许洪亮之外,其他的人没有人能看的上这些衣衫褴褛,武器破烂的友军不友军,敌军不敌军的所谓友军的。
几次的遭遇双方闹的很是不愉快。在十八集团军的那些游击部队趁机打落水狗的时候,与28集团军追击部队几次发生不小的误会。特别是那些伪军知道集团军对他们这些叛国者,一般处理比较重。而十八集团军对他们这些人,只要不是头目,基本上处理的都相当宽大。
所以在军主力溃败之后,除了那些罪大恶极,连十八集团军都杀之后快的头目之外,这些伪军基本上都主动向十八集团军部队投降。这一点引起了28集团军各部的相当不
意,认为对方是借机扩充实力,占自己的便宜。一场大战下来,28集团军与十八集团军双方冲突没有少发生。
最严重的一次,向东追击70师团溃军的暂70师的一个团在拓城一线,曾经将十八集团军正在围歼他们追击目标一部分的一个**营包围起来,扬言要将这些喜占便宜的人缴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