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大汉初平四年(公元193年),三月,曹军大将夏侯惇在匡城击败袁术先锋刘祥,袁术全力救援,曹也挥军
上,全军与袁术大战。因张辽生病而终于得到厮杀机会的曹洪和夏侯渊一同率狼骑不断袭扰袁术军,使袁军防不胜防,终
提心吊胆,疲惫不堪。两军决战之时,步兵挡于前,狼骑扰于后,而新成立的“虎豹骑”在统领曹纯的率领下看准时机突击袁军中军,一举击溃袁军。
袁术退守封丘,曹军不顾战后疲劳,全军加行动,意图合围袁术。可惜袁术早已被曹军杀的提心吊胆,一心逃跑,等曹军到达封丘之时,袁术又提前跑了,只留下了一群伤兵和一座空城。
袁术逃到襄邑,曹军追到襄邑,袁术又逃到太寿,刚休整一,又被曹军先锋追上。曹军先锋是曹洪和夏侯渊,因为兵少,所以想决渠水灌城。谁知道袁术早以被曹军吓破了胆,听到斥候报告说见到了曹军的影子,立刻弃城而逃,奔走宁陵。曹军继续追赶,袁术终于不敢再在兖州停留,直接向九江方向逃去。此战,袁术军打败,兖州刺史金尚也死于
军之中,而袁术因为逃跑及时,到了九江后收集残部,仍得兵十二三万。
袁术兵退九江,扬州剌史陈瑀拒术不纳。术退保陵,集兵于淮北,复进向寿
。瑀惧,走归下邳,术遂领其州,兼称徐州伯。李傕
结术为援,以术为左将军,封
翟侯,假节。
曹军在将袁术军驱逐出兖州境内后就停止了追击,六月末,曹还军定陶,六个月后,曹军主要将领、谋士再度齐集一堂。
“此次出战,我军能以五万之众战胜袁术二十万大军,一来仰仗诸将奋勇,二来仰仗奉孝等出谋划策,三来仰仗文若、仲德、文远后方支援,才能驱逐袁术,一战而定兖州。在此,曹某
谢诸位啦!”曹
兴奋的说。
“主公英明!”诸将齐声道。
“主公,我军已然平定兖州,不如把太尉老大人接过来吧!”曹洪说道。
“对啊!是该把父亲大人接过来了。”曹喃喃道。
“子廉,你派人去琅琊郡请父亲大人携全家到兖州来,再去替我传令给泰山太守应劭,让他准备接。”
“是,我这就去办。”刚说完,曹洪就急匆匆的转身而出。
看到这一幕,张辽的心不由的紧张起来。曹嵩之死是曹进攻徐州的原因,但张辽认为,即使曹嵩未死,或者曹嵩
本就没有遭到攻击,这徐州也必然是曹
的下一个目标。这是曹
势力展的必然结果,徐州的人口和土地才是曹
最想要的。历史上的曹嵩事件不过给了曹
一个更好的借口罢了。
但是,张辽不愿意看着历史上曹攻打徐州时的屠城事件重现眼前,毕竟“前世”的他所受到的是民主和法制的教育,虽然他来到了这个世界后已经逐步适应了这种弱
强食、强者为尊的社会现实,但他依然不愿意看见对自己本民族的同胞进行的屠杀行为,而且占领一个完整的徐州才会对曹
的事业有所帮助。所以,他在之前就建议曹
进行屯田和实行
兵政策,为的就是提前为曹军打好基础,避免历史上曹军在粮草不济之时屠城减少人口并以人
充作军粮的事件重现人间。
而这次,张辽为了减少曹在攻打徐州时的飙借口,早在曹
还在与袁术
战的时候,张辽就以“维持边境治安”、“打探周边势力情报”等诸多借口,在和荀彧商量之后,在兖州各地,尤其是和徐州接壤的几个郡明里暗里布下了大量的斥候和密探,甚至还有数支以百人一屯为单位的骑兵深入琅琊郡、东海郡和实际被徐州控制的鲁国和沛国。张辽给他们的任务就是没事找事,用
扰的形式查探徐州防务的空隙和徐州军实际的战斗力。
张辽用这样的理由调动了这些部队,实际掩盖了他布置在琅琊郡的那一屯狼骑的真正目的…保护曹嵩一家人的安全。
向曹洪代完任务后曹
再度将注意力回到了现场,就在这时荀彧走了出来,他潇洒的向曹
施了一礼,说道:“明公,自我军于袁术大战以来,经过统计,我军伤亡士兵73oo余人,其中阵亡2734人,1o27人伤愈后无法重回军营…”
“什么?五万人和二十万人战只…只有不到八千人的伤亡,这…这怎么可能?”一个惊讶的声音打断了荀彧的话。
众人循着声音的来源一看,陈身边的一名兖州官员正一脸“这不可能”的表情,他身边的一群原兖州官员也是一脸不可思议的样子。在他们的思维中,五万人对抗二十万人,即使是能战而胜之也一定会是一场惨胜。让曹
入主兖州这些人当初也只是迫于无奈,当年曹
入东郡之时的东郡太守王肱就是当时兖州刺史刘岱的铁杆心腹,刘岱杀桥瑁夺东郡后就任命王肱为东郡太守,曹
入东郡是以“救援地方、驱逐贼寇”为名,也并未占居东郡全境,但他毕竟和刘岱不是一派,所以不为兖州官员承认。若不是黄巾军势大,而兖州刺史刘岱也在战斗中阵亡让他们无力应对的话,他们是绝对不会让在袁绍支持下的、强势进入东郡的曹
入主兖州的。这次袁术大军
境,他们原以为就算曹
能战胜袁术也会因为大战而元气大伤,那样他们就可以趁曹
实力削弱之时架空曹
,重新夺回对兖州的控制权。可就在这时他们却听到了曹军伤亡不到八千人,实际减员不到四千人的消息,这让这些一心想着好事的人完全接受不了。
就在这时,陈表现出了历史和演义上的智者的风采,他接着那个官员的话说道:“陈
在此恭喜明公,明公的士兵如此
锐,难怪可以以七千之众对战三万西凉铁骑,名不虚传呐!”他说话的时机和内容不但解除了兖州官员的尴尬,也恭维了曹
,同时也隐晦的告诉那些兖州的官员,当年曹军仅凭七千人就能对抗三万西凉军,现在的五万人用极小的损失击败实力远逊于西凉军的袁术军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从下面看去,站在主位的曹眯着双眼,从表情上
本看不出他的心思,但是张辽知道,历史上以“疑心病”著称的曹
早就明白了原来的这些兖州官员的想法,只是现在腾不出手来,一旦空下来绝对会立刻收拾这些不安定因素的。
“啊!公台过奖啦!这些都是诸位将军练兵有方,将士们战时用命罢了。不敢独居其功啊。”曹
的语气没有什么异常,接着他对着荀彧左手一抬“文若,继续说吧。”
“好的。”虽然被人打断了言,但荀彧并没有气愤的神情,依然语气不变的说道:“我军减员人数虽然不多,但是粮草却所剩无几。幸好我军底子打得好,加上缴获敌军的物资,至少能坚持到秋收之时。不过因为近期来战事密集,俘虏大量增加,即使新粮收获后也不过仅够一年的消耗。彧请明公暂罢刀兵,修耕植以资军资,待明年粮食收获之时再行征战之事。”
“嗯!”曹并没有立刻回应荀彧,他将目光转向其他人,说:“诸公,文若之言,诸公有何建议?”曹
话音落下后却并没有人立刻上前表意见,武将们虽然希望能在战争中表现自我,但是宗族武将完全听命于曹
,曹
不明确表态,他们谁也不会表态。而在这种场合还能毫无顾忌的说话的曹仁正在定陶,曹洪则出营传令了,皆不在场。外姓武将则看着张辽,张辽不动,他们也不会出头。所以武将这一排十分的安静。
文臣们就不一样了,各自在各自的小圈子里讨论起来。刘晔、宠、
玠三人在窃窃私语,原兖州官员则以陈
、万潜为在低声讨论。而郭嘉和程昱这两位大神却是一言不,程昱微闭着眼睛,捋着他那引以为豪的长髯,郭嘉一反
子的姿态,摆出了一副正经的样子,眼观鼻,鼻观心,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张辽很清楚荀彧的意思,现在的兖州并不是铁桶一个,内有兖州原官员的离心,外有其他势力的觊觎,比如徐州陶谦就在前段时间趁曹与袁术大战,留守兵力不足之际,以平定下邳阙宣叛
为由,不但将原属豫州的沛国和鲁国纳入徐州的统治,更夺取了泰山郡南部的费县和南城县及两县的大片属地,与此同时还出兵攻略任城郡大肆抢劫。这种乘火打劫的行为连荀彧这种老实人都在得到消息后火了,张辽当然也是十分不
,曹
那就更不用说了,结束与袁术的战争后那是绝对要教训陶谦一下的。荀彧就是想在曹
意
出兵讨伐陶谦之前劝谏曹
暂时不要出兵,虽然他对陶谦的行为十分的反
,但他并不是意气用事的人,他的此时的信条就是“攘外必先安内”就张辽个人而言,他是绝对赞同荀彧的意见的,前世的他就是一个喜
稳扎稳打的人,在玩“三国”游戏时也是稳守反击的忠实信徒。这并不是说张辽就是一个保守的人,比别人多了近二千年知识的张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众多的奇谋妙策,以少胜多也只是不得已而为之,战争的胜负最终还是取决于双方的综合实力,战场上还是堂堂正正的用兵更多。只不过因为正规的用兵过程大都相似,所以历史记录也就一笔带过,不作详细记载。而那些记载详细的“经典战例”则是因为过程的曲折复杂又是决定当时历史走向的关键因素才得以留名青史的。如果一味只的想出奇制胜,带来的或许不是胜利而是惨败。
这时,看到自己左右文武截然不同反应的曹开口了,这次他不再笼统的让大家言而直接将问题
给了自己最信任的谋士郭嘉。
“奉孝,文若之言你看如何?”
“甚善!”郭嘉说道:“出战与否,各有其利弊。然无论利弊如何,我等只能为主公建言,战于否仍由主公决断。适才文若先生是从治政的方面提出的建议,而军政如双足走路,缺一不可。主公不妨问问诸位将军的意见。”郭嘉话音刚落,一直在作木胎泥塑状的众武将们纷纷抬起了头,刚才不过是因为领头的没表示,他们才一言不,现在郭嘉要曹听取武将的意见,又怎能不让这群好战分子心中蠢蠢
动,于是一道道炙热的目光
向了夏侯兄弟和张辽的身上。
张辽和夏侯兄弟用眼神略作后站了出来,向曹
行礼之后开口说道:“主公,末将想先请仲德先生为主公和诸位解说一下目前兖州周边的形势。”张辽再度将皮球踢到了谋士一边,而且直接踢向了程昱的怀中。
程昱是兖州本地人,目前又主要负责曹军的情报收集,张辽的提议也不是无的放矢,加之郭、荀、程这曹营三大谋士一直与张辽好,张辽也不担心他们会有什么意见。而且,他的意图也是探探三大谋士中程昱的态度。荀彧已经言了,郭嘉是绝对不会事先表态的,就剩下程昱了。